今年依然計畫以放養白蝦為主.另外再放養一些經濟魚類..例..豆仔魚(塭豆)..鯽魚..草魚.

每年的3~4月之間豆仔魚(塭豆)會在台灣沿海產卵.並孵化成幼苗

前幾天跟補苗的魚夫訂購的.豆仔魚(塭豆)苗已經捕獲.今天要送到池塘中放養

豆仔魚(塭豆) 屬 鯔科 魚類,俗 名.豆仔魚(塭豆)、 外觀近似於烏魚,

烏魚體型明顯大於豆仔魚,外觀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,烏魚的頭背部較「平齊」

正 豆仔魚(塭豆) 的頭背部則(背有隆脊) 的特徵。一般主要以成魚體型與特徵來作為分辨,

豆仔魚(塭豆)體長約10至25公分左右。。分佈於台灣港口沿岸,

豆仔魚,與烏魚、同屬鯔科。在台灣沿海、出海口、港灣常見魚蹤;所以大家可別搞錯喔


生態習性:豆仔魚(塭豆)棲息在沿海及河口區。產卵期在冬末春初,

稚魚生活在海水中,濾食水中的浮游動物及底棲的小型甲殼類;

隨著成長,食性由動物性轉變為雜食性,而後在轉變為偏草食性,

以吞食泥中的矽藻及有機碎屑為生。

 

白蝦養殖543~~~ 百年再出發~~豆仔魚(塭豆)放養

由車上大型水箱所撈起的魚苗準備計數

2

 

計數單位~~每一小湯匙中據說有2500尾魚苗

3

 

此盆中共有一萬尾豆仔魚(塭豆)..每尾體長約1公分左右

4

 

放入池塘中流水後放養

5

 

慢慢的讓小魚苗自己游出去

6

7

8

9  

 

此次共放養3萬尾的豆仔魚(塭豆)苗...每尾價格是0.3元

每年的冬至過後,元宵前都是豆仔魚盛產季節..

豆仔魚的肉質細嫩,尤其秋.冬的季節體內飽孕脂肪,最為鮮美

 

台灣所產的豆仔魚共有3品種。分別是正豆仔魚(塭豆) .另有 (粗鱗豆仔) 及 (紅目豆仔)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要如何分辨呢?可從魚鱗排列與體型上的特徵來作為分辨喔

 

正 豆仔魚(塭豆 ) 鱗片較細.平整服貼,頭背部則(背有隆脊) 的特徵.肉質最細緻.價格最好

 

(粗鱗豆仔魚) 鱗片較大.摸起來較粗糙. 頭背部「平齊」.肉質較粗.

 

(紅目豆仔魚) 鱗片有些外翻.摸起來較粗糙.眼睛和體色略帶紅色.

 

吃起來口感較差.成魚體型也較大。

 

因為豆仔魚(塭豆)的養殖存活率較低,故養殖方式多為與其他魚種混養。

 

正豆仔魚(塭豆)和其他2種豆仔魚的市場價格方面更是天壤之別, 

 

豆仔魚(塭豆)肉質較細緻售價約為其他2種豆仔魚的3~4倍

 

許多不肖魚販常利用一般消費者無法辨識品種的方式,

 

將低價的(紅目豆仔魚).(粗鱗豆仔魚) 當成高價的 豆仔魚(塭豆) 販售,以謀取其高額的價差

 

所以喔......要買正豆仔魚(塭豆)的時候要分辨清楚喔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然 養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